同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乌孜别克族的主要节日均与伊斯兰教密切相关,民俗习惯也与伊斯兰教息息相关,今天,易安居给大家详细介绍乌孜别克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乌兹别克族简介
乌孜别克族,是我国人口较少、居住分散的一个少数民族。现有人口12453人,分散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南部和北部,与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和睦相处。
乌孜别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其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乌孜别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乌孜别克文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现一般通用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信仰伊斯兰教。
乌孜别克族的民间文学极为丰富,叙事长诗《帕尔哈德与希琳》等流传广泛。乐器中以三角形的“斜格乃”最具特色。乌孜别克人绝大多数人从事商业、手工业。少数居住在新疆北部的乌孜别克人从事畜牧业。
乌孜别克族人能歌善舞。民族乐器有独它尔和弹布尔。民间音乐的曲调婉转曲折,优美动人。舞蹈以动作轻巧、富于变化而闻名。
乌孜别克族的名称,来源于14世纪时的金帐汗国乌孜别克汗。乌孜别克的意思是“自己的领袖”。15世纪,金帐汗国解体。居住在撤马尔罕、花刺子漠、安集延、布哈拉等地区的乌孜别克商人,沿着古代“丝绸之路”,经新疆到内地经商,往来频繁,络绎不绝.17世纪以后,不少商人随着经商活动逐渐在新疆一些城镇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形成了中国的乌孜别克族。
乌兹别克族的传统节日
圣纪节
又称毛吾来提节,圣纪节是阿拉伯语“冒路德”的意译,是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在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举行,相传穆罕默德的出生和去世都在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
节日这天首先到清真寺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之后,穆斯林自愿捐赠粮、油、肉和钱物,并邀约若干人具体负责磨面、采购东西、炸油香、煮肉、做菜等,勤杂活都是群众自愿来干的。乌兹别克族把圣纪节这一天义务劳动视为是行善做好事,因此,争先恐后,不亦乐乎。
仪式结束后,开始会餐。有的地方经济条件较好,地方也宽敞,摆上十几桌乃至几十桌饭菜,大家欢欢喜喜,一起进餐;有的地方是吃份儿饭,即每人一份。对于节前散了“乜贴”,捐散了东西,而没来进餐的,要托亲友、邻居给带一份“油香”去品尝。
肉孜节
肉孜节又叫“开斋节”、“尔德节”,肉孜节是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共同欢度的节日,也是我国回族人民的年节。时间伊斯教历的十月初。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意译。在我国新疆地区,开斋节称肉孜节,“肉孜”是波斯语,意为“斋戒”;有的民族称开斋节为“尔德节”,“尔德”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节日”。
每年伊斯兰教历九月,称为斋月。封斋的天数有时为二十九天,有时为三十天。斋日期间,穆斯林们在日出之前都要吃好封斋饭。日出之后的整个白天,无论怎样饥饿,不准吃一点东西、喝一口水,平时抽烟折人也要暂时戒烟,谓之封斋(或把斋)。此外,还要求穆斯林在斋月期间禁房事,克制一切私欲,断绝一切邪念,以示笃信真主安拉。小孩和老弱者可以不封斋,妇女在经期中也可以不封斋,但要节制饮食,绝不能在公开场所吃喝。有病、赶路的人可以不封斋,但日后要补斋,不能补的以交纳财物作为罚赎。到了晚上,当封斋将要结束时分,清真寺开斋的钟声当当响起,情况就与封斋时完全不同,人们可以饮食说笑,左邻右舍可以团聚一桌,甚至行路的陌生人感到饥饿时,随便走到素不相识的人家,都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招待。
开斋节的庆祝活动,盛大隆重。早在开斋节到来之前,人们就粉刷房屋,打扫庭院,理发洗澡等。青年男女常常选择节日期间举行婚礼。
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意译为宰牲节),原本的意思是「献牲节」,在回族中称为「忠孝节」,新马地区称哈芝节,又称「大节」,是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该节日是为了纪念先知易卜拉欣(基督教翻译为亚伯拉罕)忠实执行真主命令,向安拉献祭自己的儿子易司马仪(基督教翻译成以实玛利),而后又用羊羔代替的这一事件。它是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各民族在该节日会进行不同的庆贺,主要包括宰牲,朝觐,叨羊等。
古尔邦节的宰牲,起源于古代先知易卜拉欣的传说。据《古兰经》记载,安拉为了考验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的祖先易卜拉欣,命令他把儿子杀死献祭,他完全服从,将儿子带到耶路撒冷现在岩石清真寺内的一块目前作为圣物的石头上,准备将儿子杀死烧掉献祭给安拉。安拉达到考验他的目的,命令天使及时地送来一只黑羊代替易卜拉欣的儿子献给安拉。基督教圣经记载的略有不同,认为以实玛利是亚伯拉罕庶生儿子,和他母亲一起回到埃及,亚伯拉罕要杀的是自己90岁时生的嫡生子艾萨克(伊斯兰教译为易司哈格),但情节一样。
为纪念这一事件和感谢真主,先知穆罕默德继承了这一传统,列为朝觐功课礼仪之一。教法规定;凡经济条件宽裕的穆斯林,每年都要奉行宰牲礼仪。朝觐者在伊斯兰历12月10日举行宰牲,其他各地的穆斯林自10~12日,期限为3天。超逾期限,宰牲无效。穆罕默德顺主命,效发易卜拉欣宰牲献祭,于伊斯兰教历2年(633)12月10日定制会礼,即今宰牲节。宰牲与朝觐同义,目的为求接近真主。
这个节日的意义是信徒们表示:为了遵守圣行,以及对真主的忠诚,愿意献出一切。
按照传统的规矩,穆斯林在古尔邦节这天清晨沐浴更衣,到清真寺做礼拜、上坟缅怀先人。节前,穆斯林家家户户打扫干净,制作各种糕点,炸油馓子、烤馕,做新衣裳,为节日做好准备。
穆斯林从清真寺做完礼拜之后,便回到家里杀牛宰羊,煮肉做饭,施舍穷人,招待来宾。青年男女有说有笑,载歌载舞,开展各种庆祝活动,节日期间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这种庆贺节日的形式多种多样,各地互有异同。
乌兹别克族的风俗习惯
乌兹别克族日常习俗
乌孜别克族注重礼节,尊重长者,说话行路均让长者先。骑马外出时若二人同行,则长者在前,幼者在后,男在前女在后。男的相遇,手放胸前鞠躬后握手;妇女相见,手放胸前鞠躬后可拥抱。
用餐时,长者居上座,幼者居下,家庭人口多的人家,还分席用餐,一般情况下孩子和妇女要另设一席。过去许多食物都手抓食,因此饭前饭后都要洗手,用毛巾擦干,不能乱甩。现除牧区仍然以手抓食之外,大部分乌孜别克族都改用筷子和调匙。吃饭时严禁脱帽,不能当着客人的面咳嗽。
乌孜别克族好客,对远道客人盛情款待。他们常用抓饭招待客人,客人至少要吃一点,否则被认为是对主人的不恭。老年人吃饭时常用双手摸面作“都瓦”(一种祝福的宗教仪式)。
乌兹别克族的婚俗
乌孜别克族在婚姻方面仍恪守本民族固有的传统习俗和礼仪。
乌孜别克族的家庭,大多数是以夫妻关系为基础的小家庭,家庭成员一般不超过祖孙三代人,而且,三代在一起生活的家庭为数也不多,四世、五世同堂的家庭几乎没有。旧社会,个别的乌防备别克族富商和封建上层,也存在着一夫多妻的现象,按宗教规定,最多有娶四个妻子的,但是,绝大多数平民百姓,都是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按传统习惯,男女青年结婚必须遵循先长后幼的原则,即兄未婚,弟不可娶,妹不可先嫁;姐未嫁,弟不可娶妻,妹不可嫁人。
乌孜别克族男女联姻要经过订婚、送聘礼和完婚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与其他民族比较,并无特别之处。而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习俗则体现在完婚阶段。
乌孜别克人结婚典礼习惯于在女方家晚上举行。良宵之夜,灯火通明,女家必须以抓饭招待客人。结婚仪式之前,男女双方父母要媒人一起协商“讨休钱”,所谓“讨休钱”,是结婚以后如果男方提出离婚时,男子必须付给女子的款项。对于乌孜别克族来说,离婚是相当可耻的。小两口恩恩爱爱过日子才是光彩的。因此,在这个民族里,夫妻发生离异的现象,是极少见的。不过,如果夫妻实在不能在一起生活而且离婚又是男方主动提出,当着女子的面说过“我不要你了”之类的话,那么,女方不但可以带走自己的嫁妆,同时男方必须付给一定的“讨休钱”。讨休钱在婚礼举行前就商定好,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那种喜新厌旧、见异思迁男子的一种限制和约束。
讨休钱商定之后,在阿訇的主持下举行结婚典礼。阿訇诵经,询问新婚夫妇是否愿意结为伉俪。当一对新人都表明同意结合后,阿訇拿一块用盐水浸过的馕分送给新郎和新娘各一块,这是婚礼中很有意义的一项内容。乌孜别克人珍视盐,认为盐可以加深夫妻感情,又是乌孜别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食。二者融为一体,象征着新婚夫妇好像盐和馕一样永不分离,天长地久。
婚礼仪式举行之后,新娘随新郎及前来迎亲的客人去男家。
新娘被娶来后,还要举行“搬新娘”仪式。搬新娘是女家亲友来到男家将新娘接走,回到娘家。刚到身边的媳妇就被接走,似乎有点不尽情理,新郎无可奈何只好带着礼物,尾随着新娘追到女家,献礼物以“赎回”新娘。按规矩,新郎再次来接新娘时,新娘要抱着母亲哭天嚎地,表示不愿意离开养育自己长大成人的慈母。而姑娘的父亲,这时应为女儿祈祷,希望真主降福于自己出嫁的姑娘。新娘也哭了,新郎礼也送了,情也求了,父亲也祈祷了,这些形式过后,新娘便高高兴兴a跟新郎回到婆家。
这时,新娘由女方德高望重的老年妇女或新娘的嫂子陪伴。当新郎“赎回”新娘时,男家早在院中点燃了一堆火,新娘绕火堆走一周后,踏着铺在门前的白布进入屋内,以此表示新娘已结束了姑娘时N,从今以后将忠于火热的爱情,与夫君恩爱一生。新娘进屋时,男家主人撒喜果、喜糖等,众人哄抢,表示恭贺新娘回来安居乐业,早结喜果。然后,护送新娘的客人,除那位德高年迈的妇人留下外,其余皆在男家宾客的欢送声中返回。
按传统习惯,乌孜别克妇女从结婚那天开始就必须戴上面纱(乌孜别克语称之为“赫瓦兰”或“帕兰结”,意思是将全身遮盖)。这种面纱的脸部那一块是用马鬃织的,便于通风、透光。因此有人说,连苍蝇都很难看见乌孜别克妇女的脸。不过,现在揭下面纱的妇女已经越来越多起来了。
乌兹别克族的食俗
乌孜别克族日食三餐,主食以面米为主。面食以馕最为常见,其做法与维吾尔族烤馕方法大同小异,民间烤馕有油馕和肉馕之分。除油馕和肉馕外,还有窝窝馕、片馕等数种。
奶茶是乌孜别克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烧奶茶一般用铜壶或铝锅,先将茶水煮沸,然后加入牛奶烧煮,搅匀,待茶乳完全交融后,再加适量的食盐即成。饮时把奶茶盛入碗中,稍加酥油或羊油、胡椒即可。乌孜别克族一日三餐中,早餐比较简单,多以切小块的馕泡奶茶。
典型食品主要有:那仁,乌孜别克族的传统风味食品。用来招待贵客,食用时一般情况下用手抓食;米肠子,乌孜别克族传统小吃,用羊肠、加米和佐料等灌制而成。
“库尔达克”(洋芋炖肉)、“那仁”(熟羊肉块和面条葱头、酸奶搅拌在一起,浇肉汁,加上佐料用手抓食)是乌孜别克族具有民族风味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佳肴。
乌兹别克族的居住
乌孜别克族的房屋形式有多种,顶楼呈圆形的称为“阿瓦”,一般则为平顶长方形的土房。这种土木结构的房屋墙壁较厚,砌有图案形的壁龛,既美观又可存放什物,木柱上还雕刻有各种图案。取暖多用壁炉,也有在室内挖坑,将火炉置于坑内,烟筒伸出户外,坑上放木板,铺上毯子,可供坐卧。
乌兹别克族的服饰
乌孜别克族的传统服饰,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样的小花帽为特点.花帽为硬壳、无沿、贺形或四棱形,带棱角的还可以折迭。花帽布料彩墨绿、黑色、白色、枣红色的金丝绒和灯心绒,帽子顶端和四边乡有各种别具匠心的几何和花卉图案,做工精美,色彩鲜傃。。男子的传统服装是一种长度过膝的长衣,长衣有两种款式,一种为直领、开襟、无衽,在门襟、领边、袖口上绣花边。信服上有花色图案,十分美观;另一种为斜领、右衽的长衣,类似维吾尔族的"袷袢"。腰束三角形的绣花腰带,一般年轻人的腰带色彩都很傃丽,所穿领边、袖口、前襟开口处都绣着红、绿、蓝相间的彩色花边图案,表现了乌孜别克族工艺美术的特点。老年人却爱穿黑色长衣,腰带的颜色也偏于淡雅。乌孜别克男女,传统上都爱穿皮靴、皮鞋,长靴外面还常穿胶制浅口套鞋,进屋时脱下套鞋,就可以不把泥土带进屋内,十分卫生。
乌孜别克妇女很会打扮自己,款式独特,美观大方。春、夏、秋季一般戴被称为“朵皮”的小花帽。青年女子戴色泽鲜傃的“朵皮”,并在上面罩一条明丽的花头巾。老年妇女戴古朴典雅、凝重端庄的素“朵皮”。
夏季,青年女子穿花团锦簇的连衣裙。胸前往往精工绣上各式各样的花纹和图案,并缀上五彩珠和亮片。有时,在连衣裙的外面加上绣花衬衫,西服上衣,下配各式花裙,秀雅不俗,别具风采。相对而言,老年则喜欢宽大,褶多的衣裙,不过都是丝绸制成。
妇女的冬装更是华贵,富有西北风情。她们除毛衣、毛裤、棉、绒上下衣、呢大衣之外,还喜欢穿价格昂贵的狐皮,羔皮、水獭、早獭等裘皮上衣。再穿上一双高筒皮靴。显得身材更为修长伶俐。
乌孜别克妇女戴的首饰样式繁多,质料考究。金、银、珠、玉、绒、绢精工制成的簪、环、花,错落有致地戴在头上,再配上精美玲珑的耳环、金光闪烁的项链、戒指,那真是珠光翠影,大有时装模特的风范。
乌兹别克族的丧葬
乌孜别克的丧葬仪式,一般按伊斯兰教规举行。行土葬。死者去世周年内的每个“主麻日”(星期五)都要做抓饭请客、以祝死者早升“天国”。
葬礼与其他伊斯兰教民族大致相同,实行土葬。人死后,马上通知所有亲友。尸体停留时间很短,一般是早亡午葬或午亡晨葬。参加葬礼的男子都在腰间束一条白带,头戴帽子;妇女则在头上缠一条白布(或围白色头巾)。葬前要净身,如死者是男性,由男性净体;若是女性则由女性净体;然后用白布裹尸。阿訇为死者诵经时,妇女围尸哭泣,男子则在户外。出殡时,将尸体放于长形木匣里,抬往清真寺,由阿訇祝福,然后抬往墓地。墓穴先挖一个垂直的长方形的土坑,在坑的西侧挖一个洞穴,长宽可容纳尸体即可。尸体头北脚南面向西置于洞中,最后用土封好洞口。埋葬后在净尸的地方放一个花盆,点一盏长明灯。从这时起,此屋不能再住人。
入葬后,死者子女必须带孝7天。死后一年内,须举行四次哀悼仪式,一次是死后第三天;一次是第7天;一次是第40天,最后一次是周年。其中周年祭规模最大。
乌兹别克族的禁忌
乌孜别克族的禁忌很多。吃饭时严禁脱帽,不能当着客人的面咳嗽。家中只有壮年妇女一人时,忌外人进家。大庭广众下不能赤膊,更不能穿短裤。乌孜别克族特别注意饮水水源的清洁卫生,忌在水渠、水池、水井等水源附近修猪圈、厕所,游泳、洗澡或洗涤衣物。
乌孜别克族的饮食习惯遵守伊斯兰教的要求,不食猪、驴、骡、狗肉。
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乌兹别克族简介
乌孜别克族,是我国人口较少、居住分散的一个少数民族。现有人口12453人,分散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南部和北部,与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和睦相处。
乌孜别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其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乌孜别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乌孜别克文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现一般通用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信仰伊斯兰教。
乌孜别克族的民间文学极为丰富,叙事长诗《帕尔哈德与希琳》等流传广泛。乐器中以三角形的“斜格乃”最具特色。乌孜别克人绝大多数人从事商业、手工业。少数居住在新疆北部的乌孜别克人从事畜牧业。
乌孜别克族人能歌善舞。民族乐器有独它尔和弹布尔。民间音乐的曲调婉转曲折,优美动人。舞蹈以动作轻巧、富于变化而闻名。
乌孜别克族的名称,来源于14世纪时的金帐汗国乌孜别克汗。乌孜别克的意思是“自己的领袖”。15世纪,金帐汗国解体。居住在撤马尔罕、花刺子漠、安集延、布哈拉等地区的乌孜别克商人,沿着古代“丝绸之路”,经新疆到内地经商,往来频繁,络绎不绝.17世纪以后,不少商人随着经商活动逐渐在新疆一些城镇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形成了中国的乌孜别克族。
乌兹别克族的传统节日
圣纪节
又称毛吾来提节,圣纪节是阿拉伯语“冒路德”的意译,是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在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举行,相传穆罕默德的出生和去世都在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
节日这天首先到清真寺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之后,穆斯林自愿捐赠粮、油、肉和钱物,并邀约若干人具体负责磨面、采购东西、炸油香、煮肉、做菜等,勤杂活都是群众自愿来干的。乌兹别克族把圣纪节这一天义务劳动视为是行善做好事,因此,争先恐后,不亦乐乎。
仪式结束后,开始会餐。有的地方经济条件较好,地方也宽敞,摆上十几桌乃至几十桌饭菜,大家欢欢喜喜,一起进餐;有的地方是吃份儿饭,即每人一份。对于节前散了“乜贴”,捐散了东西,而没来进餐的,要托亲友、邻居给带一份“油香”去品尝。
肉孜节
肉孜节又叫“开斋节”、“尔德节”,肉孜节是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共同欢度的节日,也是我国回族人民的年节。时间伊斯教历的十月初。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意译。在我国新疆地区,开斋节称肉孜节,“肉孜”是波斯语,意为“斋戒”;有的民族称开斋节为“尔德节”,“尔德”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节日”。
每年伊斯兰教历九月,称为斋月。封斋的天数有时为二十九天,有时为三十天。斋日期间,穆斯林们在日出之前都要吃好封斋饭。日出之后的整个白天,无论怎样饥饿,不准吃一点东西、喝一口水,平时抽烟折人也要暂时戒烟,谓之封斋(或把斋)。此外,还要求穆斯林在斋月期间禁房事,克制一切私欲,断绝一切邪念,以示笃信真主安拉。小孩和老弱者可以不封斋,妇女在经期中也可以不封斋,但要节制饮食,绝不能在公开场所吃喝。有病、赶路的人可以不封斋,但日后要补斋,不能补的以交纳财物作为罚赎。到了晚上,当封斋将要结束时分,清真寺开斋的钟声当当响起,情况就与封斋时完全不同,人们可以饮食说笑,左邻右舍可以团聚一桌,甚至行路的陌生人感到饥饿时,随便走到素不相识的人家,都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招待。
开斋节的庆祝活动,盛大隆重。早在开斋节到来之前,人们就粉刷房屋,打扫庭院,理发洗澡等。青年男女常常选择节日期间举行婚礼。
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意译为宰牲节),原本的意思是「献牲节」,在回族中称为「忠孝节」,新马地区称哈芝节,又称「大节」,是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该节日是为了纪念先知易卜拉欣(基督教翻译为亚伯拉罕)忠实执行真主命令,向安拉献祭自己的儿子易司马仪(基督教翻译成以实玛利),而后又用羊羔代替的这一事件。它是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少数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各民族在该节日会进行不同的庆贺,主要包括宰牲,朝觐,叨羊等。
古尔邦节的宰牲,起源于古代先知易卜拉欣的传说。据《古兰经》记载,安拉为了考验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的祖先易卜拉欣,命令他把儿子杀死献祭,他完全服从,将儿子带到耶路撒冷现在岩石清真寺内的一块目前作为圣物的石头上,准备将儿子杀死烧掉献祭给安拉。安拉达到考验他的目的,命令天使及时地送来一只黑羊代替易卜拉欣的儿子献给安拉。基督教圣经记载的略有不同,认为以实玛利是亚伯拉罕庶生儿子,和他母亲一起回到埃及,亚伯拉罕要杀的是自己90岁时生的嫡生子艾萨克(伊斯兰教译为易司哈格),但情节一样。
为纪念这一事件和感谢真主,先知穆罕默德继承了这一传统,列为朝觐功课礼仪之一。教法规定;凡经济条件宽裕的穆斯林,每年都要奉行宰牲礼仪。朝觐者在伊斯兰历12月10日举行宰牲,其他各地的穆斯林自10~12日,期限为3天。超逾期限,宰牲无效。穆罕默德顺主命,效发易卜拉欣宰牲献祭,于伊斯兰教历2年(633)12月10日定制会礼,即今宰牲节。宰牲与朝觐同义,目的为求接近真主。
这个节日的意义是信徒们表示:为了遵守圣行,以及对真主的忠诚,愿意献出一切。
按照传统的规矩,穆斯林在古尔邦节这天清晨沐浴更衣,到清真寺做礼拜、上坟缅怀先人。节前,穆斯林家家户户打扫干净,制作各种糕点,炸油馓子、烤馕,做新衣裳,为节日做好准备。
穆斯林从清真寺做完礼拜之后,便回到家里杀牛宰羊,煮肉做饭,施舍穷人,招待来宾。青年男女有说有笑,载歌载舞,开展各种庆祝活动,节日期间洋溢着欢乐的气氛。这种庆贺节日的形式多种多样,各地互有异同。
乌兹别克族的风俗习惯
乌兹别克族日常习俗
乌孜别克族注重礼节,尊重长者,说话行路均让长者先。骑马外出时若二人同行,则长者在前,幼者在后,男在前女在后。男的相遇,手放胸前鞠躬后握手;妇女相见,手放胸前鞠躬后可拥抱。
用餐时,长者居上座,幼者居下,家庭人口多的人家,还分席用餐,一般情况下孩子和妇女要另设一席。过去许多食物都手抓食,因此饭前饭后都要洗手,用毛巾擦干,不能乱甩。现除牧区仍然以手抓食之外,大部分乌孜别克族都改用筷子和调匙。吃饭时严禁脱帽,不能当着客人的面咳嗽。
乌孜别克族好客,对远道客人盛情款待。他们常用抓饭招待客人,客人至少要吃一点,否则被认为是对主人的不恭。老年人吃饭时常用双手摸面作“都瓦”(一种祝福的宗教仪式)。
乌兹别克族的婚俗
乌孜别克族在婚姻方面仍恪守本民族固有的传统习俗和礼仪。
乌孜别克族的家庭,大多数是以夫妻关系为基础的小家庭,家庭成员一般不超过祖孙三代人,而且,三代在一起生活的家庭为数也不多,四世、五世同堂的家庭几乎没有。旧社会,个别的乌防备别克族富商和封建上层,也存在着一夫多妻的现象,按宗教规定,最多有娶四个妻子的,但是,绝大多数平民百姓,都是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按传统习惯,男女青年结婚必须遵循先长后幼的原则,即兄未婚,弟不可娶,妹不可先嫁;姐未嫁,弟不可娶妻,妹不可嫁人。
乌孜别克族男女联姻要经过订婚、送聘礼和完婚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与其他民族比较,并无特别之处。而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习俗则体现在完婚阶段。
乌孜别克人结婚典礼习惯于在女方家晚上举行。良宵之夜,灯火通明,女家必须以抓饭招待客人。结婚仪式之前,男女双方父母要媒人一起协商“讨休钱”,所谓“讨休钱”,是结婚以后如果男方提出离婚时,男子必须付给女子的款项。对于乌孜别克族来说,离婚是相当可耻的。小两口恩恩爱爱过日子才是光彩的。因此,在这个民族里,夫妻发生离异的现象,是极少见的。不过,如果夫妻实在不能在一起生活而且离婚又是男方主动提出,当着女子的面说过“我不要你了”之类的话,那么,女方不但可以带走自己的嫁妆,同时男方必须付给一定的“讨休钱”。讨休钱在婚礼举行前就商定好,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那种喜新厌旧、见异思迁男子的一种限制和约束。
讨休钱商定之后,在阿訇的主持下举行结婚典礼。阿訇诵经,询问新婚夫妇是否愿意结为伉俪。当一对新人都表明同意结合后,阿訇拿一块用盐水浸过的馕分送给新郎和新娘各一块,这是婚礼中很有意义的一项内容。乌孜别克人珍视盐,认为盐可以加深夫妻感情,又是乌孜别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食。二者融为一体,象征着新婚夫妇好像盐和馕一样永不分离,天长地久。
婚礼仪式举行之后,新娘随新郎及前来迎亲的客人去男家。
新娘被娶来后,还要举行“搬新娘”仪式。搬新娘是女家亲友来到男家将新娘接走,回到娘家。刚到身边的媳妇就被接走,似乎有点不尽情理,新郎无可奈何只好带着礼物,尾随着新娘追到女家,献礼物以“赎回”新娘。按规矩,新郎再次来接新娘时,新娘要抱着母亲哭天嚎地,表示不愿意离开养育自己长大成人的慈母。而姑娘的父亲,这时应为女儿祈祷,希望真主降福于自己出嫁的姑娘。新娘也哭了,新郎礼也送了,情也求了,父亲也祈祷了,这些形式过后,新娘便高高兴兴a跟新郎回到婆家。
这时,新娘由女方德高望重的老年妇女或新娘的嫂子陪伴。当新郎“赎回”新娘时,男家早在院中点燃了一堆火,新娘绕火堆走一周后,踏着铺在门前的白布进入屋内,以此表示新娘已结束了姑娘时N,从今以后将忠于火热的爱情,与夫君恩爱一生。新娘进屋时,男家主人撒喜果、喜糖等,众人哄抢,表示恭贺新娘回来安居乐业,早结喜果。然后,护送新娘的客人,除那位德高年迈的妇人留下外,其余皆在男家宾客的欢送声中返回。
按传统习惯,乌孜别克妇女从结婚那天开始就必须戴上面纱(乌孜别克语称之为“赫瓦兰”或“帕兰结”,意思是将全身遮盖)。这种面纱的脸部那一块是用马鬃织的,便于通风、透光。因此有人说,连苍蝇都很难看见乌孜别克妇女的脸。不过,现在揭下面纱的妇女已经越来越多起来了。
乌兹别克族的食俗
乌孜别克族日食三餐,主食以面米为主。面食以馕最为常见,其做法与维吾尔族烤馕方法大同小异,民间烤馕有油馕和肉馕之分。除油馕和肉馕外,还有窝窝馕、片馕等数种。
奶茶是乌孜别克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烧奶茶一般用铜壶或铝锅,先将茶水煮沸,然后加入牛奶烧煮,搅匀,待茶乳完全交融后,再加适量的食盐即成。饮时把奶茶盛入碗中,稍加酥油或羊油、胡椒即可。乌孜别克族一日三餐中,早餐比较简单,多以切小块的馕泡奶茶。
典型食品主要有:那仁,乌孜别克族的传统风味食品。用来招待贵客,食用时一般情况下用手抓食;米肠子,乌孜别克族传统小吃,用羊肠、加米和佐料等灌制而成。
“库尔达克”(洋芋炖肉)、“那仁”(熟羊肉块和面条葱头、酸奶搅拌在一起,浇肉汁,加上佐料用手抓食)是乌孜别克族具有民族风味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佳肴。
乌兹别克族的居住
乌孜别克族的房屋形式有多种,顶楼呈圆形的称为“阿瓦”,一般则为平顶长方形的土房。这种土木结构的房屋墙壁较厚,砌有图案形的壁龛,既美观又可存放什物,木柱上还雕刻有各种图案。取暖多用壁炉,也有在室内挖坑,将火炉置于坑内,烟筒伸出户外,坑上放木板,铺上毯子,可供坐卧。
乌兹别克族的服饰
乌孜别克族的传统服饰,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样的小花帽为特点.花帽为硬壳、无沿、贺形或四棱形,带棱角的还可以折迭。花帽布料彩墨绿、黑色、白色、枣红色的金丝绒和灯心绒,帽子顶端和四边乡有各种别具匠心的几何和花卉图案,做工精美,色彩鲜傃。。男子的传统服装是一种长度过膝的长衣,长衣有两种款式,一种为直领、开襟、无衽,在门襟、领边、袖口上绣花边。信服上有花色图案,十分美观;另一种为斜领、右衽的长衣,类似维吾尔族的"袷袢"。腰束三角形的绣花腰带,一般年轻人的腰带色彩都很傃丽,所穿领边、袖口、前襟开口处都绣着红、绿、蓝相间的彩色花边图案,表现了乌孜别克族工艺美术的特点。老年人却爱穿黑色长衣,腰带的颜色也偏于淡雅。乌孜别克男女,传统上都爱穿皮靴、皮鞋,长靴外面还常穿胶制浅口套鞋,进屋时脱下套鞋,就可以不把泥土带进屋内,十分卫生。
乌孜别克妇女很会打扮自己,款式独特,美观大方。春、夏、秋季一般戴被称为“朵皮”的小花帽。青年女子戴色泽鲜傃的“朵皮”,并在上面罩一条明丽的花头巾。老年妇女戴古朴典雅、凝重端庄的素“朵皮”。
夏季,青年女子穿花团锦簇的连衣裙。胸前往往精工绣上各式各样的花纹和图案,并缀上五彩珠和亮片。有时,在连衣裙的外面加上绣花衬衫,西服上衣,下配各式花裙,秀雅不俗,别具风采。相对而言,老年则喜欢宽大,褶多的衣裙,不过都是丝绸制成。
妇女的冬装更是华贵,富有西北风情。她们除毛衣、毛裤、棉、绒上下衣、呢大衣之外,还喜欢穿价格昂贵的狐皮,羔皮、水獭、早獭等裘皮上衣。再穿上一双高筒皮靴。显得身材更为修长伶俐。
乌孜别克妇女戴的首饰样式繁多,质料考究。金、银、珠、玉、绒、绢精工制成的簪、环、花,错落有致地戴在头上,再配上精美玲珑的耳环、金光闪烁的项链、戒指,那真是珠光翠影,大有时装模特的风范。
乌兹别克族的丧葬
乌孜别克的丧葬仪式,一般按伊斯兰教规举行。行土葬。死者去世周年内的每个“主麻日”(星期五)都要做抓饭请客、以祝死者早升“天国”。
葬礼与其他伊斯兰教民族大致相同,实行土葬。人死后,马上通知所有亲友。尸体停留时间很短,一般是早亡午葬或午亡晨葬。参加葬礼的男子都在腰间束一条白带,头戴帽子;妇女则在头上缠一条白布(或围白色头巾)。葬前要净身,如死者是男性,由男性净体;若是女性则由女性净体;然后用白布裹尸。阿訇为死者诵经时,妇女围尸哭泣,男子则在户外。出殡时,将尸体放于长形木匣里,抬往清真寺,由阿訇祝福,然后抬往墓地。墓穴先挖一个垂直的长方形的土坑,在坑的西侧挖一个洞穴,长宽可容纳尸体即可。尸体头北脚南面向西置于洞中,最后用土封好洞口。埋葬后在净尸的地方放一个花盆,点一盏长明灯。从这时起,此屋不能再住人。
入葬后,死者子女必须带孝7天。死后一年内,须举行四次哀悼仪式,一次是死后第三天;一次是第7天;一次是第40天,最后一次是周年。其中周年祭规模最大。
乌兹别克族的禁忌
乌孜别克族的禁忌很多。吃饭时严禁脱帽,不能当着客人的面咳嗽。家中只有壮年妇女一人时,忌外人进家。大庭广众下不能赤膊,更不能穿短裤。乌孜别克族特别注意饮水水源的清洁卫生,忌在水渠、水池、水井等水源附近修猪圈、厕所,游泳、洗澡或洗涤衣物。
乌孜别克族的饮食习惯遵守伊斯兰教的要求,不食猪、驴、骡、狗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