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流行雨的来临都让我们非常激动,夜空中绽放出令人感叹光芒,离我们最近的流星雨就在1月4日。这次的流星雨被称作是象限仪座流星雨,是今年较为显著的流星雨之一,将会给我们呈现一幅美丽的画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象限仪座流星雨2019观测时间。
象限仪座流星雨发生在每年一月,是规模最大的流星雨之一。它最早的记录时间是1835年1月。与公元前687年就已经被记录的天琴座流星雨相比,象限仪座流星雨非常年轻。与其他大规模流星雨相比,它的高峰期也非常短——只有四个小时左右。这个短暂的观测期意味着地球穿过了一条狭窄的,年龄不超过500岁的尘埃带。由于尘埃带存在的时间不长,其中的灰尘和粒子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扩散成一个宽阔的尘埃带。
即使到了最近十五年,科学家对于象限仪座流星雨的起源也还没有定论。它没有明显的母体彗星,也因此成为大规模流星雨中唯一一个来源不明确的。
它的起源有可能是破裂开的小行星,大的碎片可能像小型彗星一样移动,周期性地为尘埃带补充新的灰尘。
在2015年,Toshihiro Kasuga 和David Jewitt证实小行星2003EH1没有持续损失质量,在过去200到500年间甚至不足以形成10千克重的尘埃物质。他们既没检测到冰的升华,也没在距离太阳最近时发现热裂解所释放的尘埃(像岩质彗星法厄同3200那样)。种种证据表明,尘埃带的形成另有其因,小行星2003EH1并不是象限仪座流星雨的主要来源,但也并非完全无关。
根据国际流星组织IMO的统计,只有32个观察者提交了对2018年象限仪座流星雨的观测报告,而对于同年的英仙座流星雨,则有203人提交了观测数据。象限仪座流星雨的短高峰期,难以定位的辐射点和北半球冬季多变的气候都是造成对于该流星雨的观测参与度低的原因。
2019年象限仪座流星雨的观测条件好坏参半。首先,一月六号是新月,这对观测峰值在一月四号的流星雨非常有利。然而,预测的高峰时间世界时(格林尼治时间)凌晨2点,这时牧夫座中的辐射点正好在东北偏北的地平线上。辐射点整晚都在向高处攀升,当地时间凌晨1点左右辐射点逐渐就位,流星雨便环绕着辐射点落下来了。比较遗憾的是极大值刚好是国内的白天,非极大值的时间段也是可能看到流星雨的。至于天气状况,那就是玄学了。
象限仪座流星雨的流量可按阶段区分。在目视的峰值到达前14个小时,较暗的流星会以每小时60到200颗的频率出现。同样的情况也会出现在目视峰值的9到12小时后。因此我们建议观测者可以依此在预报峰值前后观测。如果峰值时有一片云遮住天空,那么不妨在6-8小时之后再试一下吧!(此时国内还是白天,所以海外地区的朋友值得一试哦!)
象限仪座流星雨偶尔也会被叫做牧夫座流星雨,因为按照现在的星座划分,它的辐射点实际上位于牧夫座。在它首次被观测到的1835年,如今已属于牧夫座的那个点当时还属于象限仪座。在1922年象限仪座被国际天文联合会除名,但这个名字却因象限仪座流星雨而被保留至今。
象限仪座流星雨通常会以两三次爆发的形式出现,对于喜欢天文的你来说是不容错过的,把握好最美丽的时刻,许下最美好的愿望,在新的一年中顺风顺水。
『』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